快速发布求购| | | | | 加微群|
关注我们
本站客户服务

线上客服更便捷

仪表网官微

扫一扫关注我们

|
客户端
仪表APP

安卓版

仪表手机版

手机访问更快捷

仪表小程序

更多流量 更易传播


您现在的位置:仪表网>光谱仪>资讯列表>中国科大在红外人工光合成领域取得进展

中国科大在红外人工光合成领域取得进展

2023年03月01日 08:40:10 人气: 12623 来源: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仪表网 研发快讯】通过人造材料,进行与自然界光合作用相似的化学反应,利用阳光、二氧化碳和水生成人类所需物质,是长期以来的梦想。然而,这种人工光合成体系进行应用尝试时,面临挑战,关键在于如何利用太阳光中低能量的光子。红外光是太阳光谱中典型的低能光子,在太阳光谱中占比达53%。通常的半导体光催化技术只能利用紫外区和可见区的光子来驱动化学转化,制约了太阳能利用效率。近年来,国际上的等离激元催化研究团队提出利用金属纳米材料的等离激元效应来驱动催化反应的思路,以期解决半导体光催化面临的瓶颈。等离激元金属纳米材料具有吸收低能光子的能力,却难以将吸收的能量有效地利用到催化反应中去,导致化学转化活性很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熊宇杰研究团队针对等离激元催化的机制问题,开展了近十年的研究(Angew. Chem. Int. Ed.2014, 53, 3205;Angew. Chem. Int. Ed.2015, 54, 2425;J. Am. Chem. Soc. 2016, 138, 6822;J. Am. Chem. Soc. 2019, 141, 7807;Adv. Mater. 2022, 34, 2202367)。近日,熊宇杰/龙冉研究团队设计了一类等离激元催化材料,发现其独特的界面耦合态直接电子激发机制,实现了可见光区和红外光区二氧化碳与水的高选择性转化。该技术使用广谱低强度光,甲烷产率高达0.55 mmol/g/h,碳氢化合物的产物选择性达100%,是目前光驱动二氧化碳资源化利用的最高纪录。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自然-通讯》(Nat. Commun. 2023, 14, 221)。
 
  该团队聚焦二氧化碳与水的转化反应,基于等离激元材料的催化活性位点设计,形成金属与二氧化碳分子的有效杂化耦合体系。研究通过一系列工况条件下的谱学表征,发现在等离激元的局域电场增强效应下,其费米能级之上会出现准离散的陷阱态,有助于发生热电子的直接激发过程,并通过延长热电子寿命而发生二次激发过程,从而实现高效多光子吸收和选择性能量转移。基于该作用机制,所设计的材料在可见光区和红外光区范围内,皆可驱动二氧化碳与水高选择性转化为碳氢化合物。有鉴于等离激元催化的多光子吸收特点,该团队设计优化了反应装置,实现了散射光子的高效吸收,从而突破了当前光驱动二氧化碳资源化利用领域的瓶颈。
 
  研究工作得到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中科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B类)等的支持。天津大学、安徽师范大学、合肥光源等的课题组参与研究。
 
中国科大在红外人工光合成领域取得进展
关键词: 红外人工光合成
全年征稿/资讯合作 联系邮箱:ybzhan@vip.qq.com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仪表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仪表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仪表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4、合作、投稿、转载授权等相关事宜,请联系本网。

企业推荐

更多
联系我们

客服热线: 0571-87759942

加盟热线: 0571-87756399

媒体合作: 0571-87759945

投诉热线: 0571-87759942

关注我们
  • 下载仪表站APP

  • Ybzhan手机版

  • Ybzhan公众号

  • Ybzhan小程序